用光影化作丝线还原织锦,舞者在织锦的线上起舞,逐渐织出城市、宫殿,最后线汇成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织锦护臂。5月3日晚,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迎来在肥的首场演出,依托千年瑰丽织锦,舞出中华文明风采,该剧用独特的文化审美让合肥市民直呼:太惊艳了!
当文物在舞台上“活”起来会有怎样的惊喜?
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以一场极致舞美盛宴,展现新疆文物故事。从国之重宝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织锦护臂中汲取灵感,加之编创人员丰富的想象力,最终创造一台展现中华文化之灿烂、中华民族之团结的舞剧。如今,“国宝”历经千年风采依然,现场观众在多时空交错中感受国宝文物与现代人的精神共鸣……
(相关资料图)
当晚7时30分,随着合肥大剧院歌剧厅的大幕缓缓拉起,只见舞者垂眸而出,步伐轻缓蹁跹、顿挫有力,传递出内敛而含蓄、具有独特古典韵味的美感,用端庄温婉的“锦绣摇”、顿挫有力的“红袖绕”、含蓄内敛的“汉俑转”,诉说“国宝”故事。
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……”舞台上,汉乐府《长歌行》的吟诵之声,呈现精绝城众人在与驻守边关的奉和将士们的相知中,实现了从情感认同到文化认同的升华。
“这部舞剧向大家展现了各个民族大家庭交融的过程。”观众夏继德说,该舞剧完成了历史题材的现实重塑,背景厚重,但情节不凝重;主题严肃,但情节不僵硬。为了实现节奏的张弛有度,编导设计了很多轻快、俏皮、略有话剧表演特征的情节,迎合年轻观众的喜好。
“虽然是以文物为创作题材的文艺作品,但观看起来并不沉重。特别是演员们剧中的互动,既有家国情怀的大主题,也有诙谐幽默的生活戏。总的来说,是一部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舞剧。”观众陶明说。他已经推荐朋友们观看第二场演出,希望越来越多有文化内涵的文艺精品,能够出现在合肥这座“科里科气”城市的舞台上。
合肥人假期不仅有“文化大餐”还有“惊喜彩蛋”
5月2日13时30分,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主演见面会活动如期而至!现场近百名观众近距离了解该剧的台前幕后。通过三名主演石仁琦、李晓慧、索朗群旦的精彩分享,在场的合肥市民全方位沉浸式体悟了舞剧背后的精神故事,与大家共赴一场有关国宝文物的浪漫之旅。
记者了解到,见面会现场不仅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,更有不少来自中国科大的青年学子。大家热情交流,与主演们对话,热闹非凡。各位主演分享了个人对角色的不同理解和排练趣事,并现场“答疑解惑”,与近百名观众共同度过演出前的美妙时光。
“为什么这部剧叫《五星出东方》呀?”一名小男孩踊跃提问。在剧中饰演汉代戍边将领“奉”的青年演员石仁琦,回答了小朋友的提问。“在尼雅遗址出土的织锦护臂上,其纹样间8个篆体汉字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’跃然而出,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’最早出现在《史记·天官书》,‘五星分天之中,积于东方,中国利’是一句吉祥的占星语。当时人们相信,每当五星会聚,辉耀东方,大汉就将安宁昌盛。”
“故事是在宏大主题下,以独树一帜、轻松幽默的风格叙事而展开。聚焦到剧中小人物身上鲜活的‘人’的特质,在喜怒哀乐中流露出真实情感,充斥于一幕幕故事中。从人与人之间的命运与共、携手互助,到家国情怀的升华,再经过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交织融合,给观众传达一种既有历史厚重感,又有观演轻盈感的独特感受。”饰演北人首领之子“建特”的青年演员索朗群旦和大家分享道。
值得一提的是,饰演精绝首领之女“春君”的青年演员李晓慧表示,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合肥了。“合肥观众的热情,让我印象很深。这次由我参与的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登上合肥大剧院的舞台,感到非常兴奋!”
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用舞蹈“讲”故事!作为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和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——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今晚将继续在合肥大剧院上演第二场。(记者沈运/文 薛文茹/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