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过度利用到保护性利用,黑土地保护观念日益普及,保护性耕作模式不断推广,当前,在保护黑土地方面,还有哪些待解的困局,未来如何破局?近日,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、“梨树模式”创造者之一李保国,他表示,“黑土地保护的核心理念是在尽量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,利用黑土地满足人类需求。过去十多年中,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整套保护性耕作的模式,但未来,还存在土地碎片化、机械研发相对滞后、观念滞后等需要克服的困难。”
成就
形成保护性耕作的成熟模式
(相关资料图)
新京报:当前,我国在保护黑土地方面,有哪些成熟的经验?
李保国:怎样才算是保护呢?黑土地是漫长的时间里自然形成的,如果是绝对的保护,那就是人类不干预,也就不会破坏,反而可能继续增加黑土层的厚度。但事实上这不可能,最起码在农业生产不可能。全球只有四大块黑土地,每一块都是重要的粮仓,为人类提供着生存必需的粮食。所以,我们的保护,称为保护性耕作,是要兼顾保护和利用两大方面,这也是黑土地保护的核心理念,即在尽量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,利用黑土地满足人类需求。从具体的措施上看,我们最早在黑土地的核心区吉林梨树县开始探索保护性耕作模式,十多年中,已经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,也就是“梨树模式”。简单来说,主要有三项核心措施,实行条耕或免耕、秸秆覆盖还田、实行轮作或间作。同时还针对不同区域,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的“梨树模式”。
新京报:为什么选择梨树作为探索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切入口?
李保国:梨树县位于黑土地的核心区,同时这里的地形地貌、土壤类型都相对丰富,面临的问题也最复杂。比如这里有黑土、沙土等各种土壤,同时风水侵蚀现象也比较典型,而风水侵蚀恰恰是黑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,和过度利用同样重要,因此是非常合适的切入点。
新京报:当前积累的各种保护经验中,你认为哪些对未来的保护更重要?
李保国:保护性耕作是一整套措施,不仅有技术领域的,还有观念、政策等方面的协同配合。如在技术方面,除了免耕、覆盖等耕作模式外,还在今年研发了配套的免耕播种机,同时依托创建现代农业生产单元,建设技术落地配套的组织形式。此外,成立黑土地联盟集结并培养了一批新农民参与到黑土地保护中。而众多的经验中,对未来重要的主要有三方面,第一保护性耕作核心理念要让农民接受,第二保护性耕作技术落地需要有配套的农机,第三是土地要规模化需要建立一定的组织形式满足规模化需求。
现状
保护性耕作模式推广超3千万亩
新京报: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宣传、保护、推广,保护黑土地已经成为社会共识,当前的黑土地的现状,和未采取保护措施之前相比,有何变化?
李保国:虽然保护黑土地已经成为社会共识,但在行动上仍有较大差距,保护黑土地工作的知行合一任重道远。以农户翻耕的行为为例,保护性耕作理念下,应尽量减少对土层扰动,应该不翻地,只开播种口。但农户习惯了种地前翻地除草,认为这是有好收成的前提。而要改变这一观念,不可能一蹴而就,所以我们采取了逐步改变的方式,相应的保护措施,也在不得已下,调整为不必要不翻地,但实际上,人们对必要的理解仍有差距,还需进一步规范。
新京报:梨树模式当前推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?
李保国:到2022年,梨树模式也就是保护性耕作的模式,推广面积已经扩大到3283万亩,这是按照一整套标准推广的面积,还有更多的地方,也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,逐步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方法。
新京报:能否介绍一下推广的过程?
李保国:2015年,我们推动成立了黑土地联盟,组织新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。一开始农民都会担心、质疑产量的问题,在推广过程中,我们通过承包试验田,让周边农民看到技术成效,农民看到了效益才能主动去采用。事实上,在一些好的地方,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,不仅减缓了黑土地的退化,同时也提高了效益,以玉米为例,通过秸秆覆盖、免耕条耕、轮作间作等方式,产量可以提升10%左右,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的抗旱能力,这是因为秸秆覆盖的地方,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墒的能力,在应对东北春季干旱中,有很好的作用。
困境
农机配套和土地整合是关键
新京报:当前黑土地保护中,还有哪些重要的难题?
李保国:首先是土地碎片化的问题。在当前以及未来,小农户生产依然是我国农业的主要部分,与小农户生产相应的,就是土地碎片化的问题。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扩大,在一定程度上,需要适度的规模化生产,而且在技术推广上,进行适度规模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也更快捷,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更高。但从当前看,我国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还不高,如何在保障小农户利益的情况下,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生产,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。其次是农机配套的问题,保护性耕作模式需要配套的农机才能真正实施,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发,并且获得了一些突破,但总体而言,配套的农机还是非常缺乏。第三是水土测量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。我国已经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,但在东北黑土地上,面积还相对较小,人们可能普遍认为东北黑土地肥沃,是天然的良田,这个认识不算错,但也不准确,黑土地保护中,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样重要。
新京报:为什么黑土地保护中,高标准农田建设很重要?
李保国:黑土地退化,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,一个是过度利用。另外一个就是风水侵蚀,广阔的东北平原,其实并非完全平坦,李保国介绍,东北平原主要是由缓坡缓岗组成,这也是东北平原的一个特点。坡地上水土流失的速度比平地更快,而低洼地则常常会因为积水而造成耕地质量的下降。而坡耕地的综合治理,是高标准农田建设,加上水土保持、保护性耕作推广措施等多种措施共同组成的。高标准农田可以有效实现良好的灌溉和排水,在排水方面,如建成良好的区域疏排水体系,既可以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,也可有效防止水积蓄在低洼处所产生的渍涝灾害。与秸秆覆盖还田、少耕免耕的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,就能很好地做到对坡耕地的保护,提高耕地质量。
未来
传承理念保护好黑土地
新京报: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仓,对它的保护,必然避不开利用和保护的关系,你认为,未来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怎样的?是黑土地不断恢复,还是延缓退化的速度?
李保国:恢复到开发时的状态是不现实的,只能尽量延缓土地退化的速度。先阻止黑土地的退化,再逐步进行恢复,在保护中利用,踏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。
新京报: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?
李保国:首先是要坚持保护性耕作的核心理念,其次要在制度、技术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。比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,比如配套的农机问题等,等到这些问题逐渐解决,更进一步的,就是实现智能化、信息化,依靠智能化、信息化去统筹生产,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平衡。这可能就是一幅黑土地上农业现代化的景象。那时候我们不会再提什么黑土地保护了,因为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基础的模式,每个人每块地都自然而然地按照保护性耕作的模式去生产,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,同时这也将成为乡村振兴重要的助力。不过,要实现这一点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尤其是要让新一代农民成长起来,从现在开始,把高质量发展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技术传承下去,而如果没有传承,一定是保护不好的。
(文章来源:新京报)